E1159,COM

 

E1159,COM

☐🔺🧞     

E1159,COM

做好文化和科技的“融合题”,是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。2012年以来,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名单已陆续公布5批,有力增强了文化领域的科技应用和自主创新能力。2023年,我国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数字出版等16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超5.2万亿元,增速快于全部规模以上文化企业7.1个百分点。可见,推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,不仅能够催生新产业、新模式、新动能,而且能够促进文化繁荣发展、文脉薪火相传。

运用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虚拟现实等数字技术赋能文化发展,可以打破时空界限,激发文化创新活力。“中国历代绘画大系”这项国家级重大文化工程,对12405件(套)中国绘画藏品进行汇集整理,并利用高精度图像采集和数字化技术建立起海量的图像数字资源库,让文化传播路径更加立体、多元。文化是岁月的沉淀,科技代表时代的前沿。以科技赋能让历史文化获得时代表达,不仅能促进文化产业形态、内容和传播方式的变革,而且有助于提高文化创新的效率、广度和深度。

文化发展需要科技支撑,科技发展也离不开文化滋养。文化是经济发展、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,也是推动科技创新的智慧源泉。先进文化能从价值取向、思维能力、审美情趣、消费方式等方面,对科技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产生深层次影响。比如,杭州万事利丝绸文化股份有限公司融合时尚创意与现代科技,首创数字化绿色印染技术,并推出丝绸行业实用图形AI大模型。杭州亚运会期间,该公司推出AI丝巾定制小程序,“一条丝巾从设计到生产再到拿到实物最快仅需2小时”。当今时代,文化“富矿”正从多个维度融入各领域的生产创造中,成为科技创新的灵感和“燃料”。

推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,既要充分发挥科技对文化建设的支撑作用,又要发挥文化对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,还应进一步深化改革。营造创新生态,需要优化产业布局与监管方式,搭建产学研用协同平台,促进科技企业、文化企业实现跨界融合;激活创新动力,也要完善文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,加强知识产权保护,促进成果转化提速,打通文化和科技融合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构建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快车道,有助于形成更丰富的创新成果。

🦔(撰稿:成新纨)

本文来自网友发表,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,如存在侵权问题,请与本网站联系。未经本平台授权,严禁转载!
展开
支持楼主

98人支持

阅读原文阅读 8545回复 6
举报
    全部评论
    • 默认
    • 最新
    • 楼主
    • 韩瑾弘👈LV3六年级
      2楼
      短视频发展中自律与创新同样重要👃
      2024/06/03   来自鄂州
      1回复
    • ❜童洁莉LV2大学四年级
      3楼
      全球掀起“中文热”——联合国中文日庆祝活动在多国举办⛎
      2024/06/03   来自都匀
      4回复
    • 左兰阳➵LV5幼儿园
      4楼
      旅客下火车手上的金戒指“不翼而飞”,民警帮助寻找物归原主🏾
      2024/06/03   来自古包头
      6回复
    • 仇苇春LV7大学三年级
      5楼
      “早餐奶奶”走了,她用5角钱传递人间大爱➟
      2024/06/03   来自宁波
      2回复
    • 邓龙苇🗓🤽LV0大学三年级
      6楼
      中国故事丨山海之外——博物馆的奇幻之旅👬
      2024/06/03   来自巢湖
      8回复
    • 柏振保LV3大学四年级
      7楼
      【图集】北京海淀区组织集中核酸检测 预防疫情传播📕
      2024/06/03   来自苏州
      回复
    你的热评
    游客
    发表评论
    最热圈子
    • #公告精选:长城人寿举牌城发环境、江南水务;兰花科创拟回购股份#

      顾涛竹

      6
    • #中企承建斯里兰卡大型引水隧洞工程开工#

      裴功竹

      3
    • #中国电信、中国移动、中国联通、中国广电联合宣布启动5G异网漫游商用推广#

      仲春融

      2
    • #上海电信正式发布“智云上海”赋能城市全面数字化转型

      房珍冰

      6
    热点推荐

    安装应用

    随时随地关注E1159,COM

    Sitemap